6月11日下午,校长胡社军通过腾讯会议以网络直播的方式与近300名师生相聚与“云端”,以《与祖国同命运与时代共奋进》为题讲授2020年春季学期校长“思政第一课”,这也是2020届毕业生们的“最后一课”。期待同学们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中锻炼成长,做有担当有作为的新时代新青年。
胡校长对本届学生修业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本届学生3918人,是我校推行学分制改革以来的第一届毕业学生。毕业率98.88%,为2015年以来最高;学位率98.88%,为历史最高。专利申请人数160人102件,获得授权专利8人、5件。报考研究生总数72人,已经录取32人。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202项,其中国家级奖项62项。主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攀登计划项目47项,其中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9项,获得经费资助共34万元。10位应届毕业生通过遴选,留校工作,服务母校。疫情特殊时期,同学转变观念、调整心态,积极响应号召“先就业,再择业”。省就业系统5月5日数据显示,签约率全省本科高校第3位、民办本科高校第1位;成功提交电子简历全省本科高校第4位,民办本科高校第2位。作为唯一民办高校向全省就业工作推大会提交工作经验介绍材料并受到教育厅表扬。6月10日省就业系统显示,我校实际就业率72.63%。
在“讲奉献,砥砺为国,与民族共命运”的篇章中,胡校长通过回顾举国同心抗击疫情,介绍学校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举措,指出全校师生员工在特殊时期讲奉献,顾大局,守纪律,听指挥,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战“疫”贡献力量。学校经过20年的建设发展,经过转设工作的洗礼和抗击新冠肺炎的考验,广大师生的思想高度统一、目标一致明确,展现了强大的组织性、纪律性,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展现了敢打硬仗、敢于胜利的精气神!建设全国知名、广东一流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目标一定会实现!
在“讲自信,爱党爱国,与祖国共发展”的篇章中,胡校长用生动的事例和详实的数据,带领同学们回顾了疫情发生、发展、到遏制取得阶段性胜利的过程,引导大家深入思考抗击疫情带来的启示:中国共产党把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的执政为民理念深入人心;爱国主义和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充分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充分体现了中国是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在“讲担当,博学报国,与时代共奋进”的篇章中,胡校长强调,作为青年大学生,要把握时代机遇,博学报国显身手。具体说来,就是一要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听党话、跟党走,自觉树立远大理想,服务复兴伟业,守初心、担使命,四海志、家国心;二要把握机遇,勇于挑战,不断进取,终身学习,勤于实践,学真知、成栋才,提升核心竞争力,去基层、敢吃苦,迎挑战、敢创新;三要志存高远,担当作为,存高远,担当作为,报效国家、服务社会,讲担当、有作为,自觉融入大湾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民族复兴伟业绽放青春。
校长“思政第一课”也是毕业生难忘的“最后一堂课”,同学们热情高涨,反响良好。大家一致认为校长的讲解内容全面、丰富,振聋发聩、深入浅出,激发了大家的爱国主义热情,切实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最后,胡校长向同学们和毕业校友发出诚挚邀请:学校即将通过教育部转设并更名,将举行20周年校庆,欢迎大家常回来看看!
党委职能部门干部、二级党组织书记、群团组织负责人、部分思政课教师以及辅导员现场聆听了讲课。

胡校长授课

聆听“第一课”

学生线上反响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