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黄菲青  牛华岩)7月7日,我校教职工“三全育人”学习周正式开幕。全体校领导、全体中层干部、在粤在穗教职工欢聚在省工程中心学术报告厅,听取白云区公安分局专家关于国家安全和家国情怀的专题报告,听取胡社军校长关于学校工作报告。黄圣诚书记主持会议。

 

最特别的春季学期  大丰收的春季学期

 

7日上午,胡社军校长作了题为《传承发扬二十年建设发展宝贵经验,担当作为推动球赛下注新起航》的工作报告,通报转设工作最新进展,总结上半年教育教学工作,深化大部制机构改革,部署暑期工作和新学校揭牌相关工作。

胡校长指出,在这个特别的春季学期,面对史无前例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做到了转设进程不改变,改革步伐不停顿,教学进度不推迟,就业工作不懈怠,各项工作不松劲,打赢疫情攻坚战,学校顺利转设更名,今年以新校名招生;疫情防控全校师生无人确诊;按教学计划在线完成教学任务;今年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稳居全省本科高校排名第二、民办本科高校排名第一。

胡校长通报了教育部关于同意我校转设更名的最新进展。6月30日,教育部致函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同意我校转设为球赛下注。学校系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由广东省负责管理。学校办学定位于应用型高等学校,主要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在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和广东省教育厅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将坚持公益办学导向,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健全资产管理和财务会计制度,规范办学行为,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胡校长强调:历时五年的转设工作,是对我校20年来推进依法治校、规范办学、加强校园建设、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教职工凝聚力的一次大检阅,是对我校改革开放再出发、放眼粤港澳大湾区打造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一次总动员。转设成功,是我校建校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喜事,是母体学校大力支持的结果,是董事会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历届党政领导班子励精图治的结果,是天院学子潜心向学、爱校荣校的结果,更是广大教职工乐教爱教、积极奉献的结果。

胡校长强调:成绩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在共享转设成果的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许多不足,有很多方面值得总结、整改和提高。学校将以转设为契机,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建设好新学校,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办学声誉,为母体学校增光、为出资方添彩,为广东民办高校发展做出新贡献!

胡校长强调:暑期和下学期开学初,我们要完成转设更名相关工作,重点是涉及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年检的证照,如食药、卫监、车管、内部连续出版物准印号、外国专家、特种设备等方面证照的变更。要做好新闻发布和新学校宣传工作,向社会积极展示球赛下注的办学定位和成果特色。推进制度建设,推进职称评审和聘任工作。强化招生就业工作,推动应届毕业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积极做好教师、教室、教材、课表、实验室准备工作,做好新生军事训练和入学教育准备工作,推进学生宿舍小区化建设,强化食堂和食品安全,推进疫情防控常态化,创建平安、健康、和谐、进取的新校园。

 

更优化的大部制  更高效的大部制

 

学校继续推进现代大学治理。学校认真落实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按照董事会领导、校长负责、党委政治核心、专家教授治学、师生员工民主管理的总体要求,强力推进依法治校。

学校完善以依法治校为基础的现代大学制度,发扬教职工主人翁精神,提高干部干事创业的事业心责任心,弘扬爱校荣校、奉献进取的传统,凝聚爱教乐教、为国育才的精神,沉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文化,全校面貌焕然一新。7日下午,张世梅副校长和各大部负责同志解读了教学科研、人事财务、党的建设、学生工作、行政运维方面的相关制度。学校坚持师生共建、发展成果共享,一起打造值得师生托付的事业平台。

上半年,继续完善大部制运行机制,深化机构设置调整改革,剥离后勤服务保障事务,积极构建以教学科研为中心、教师潜心育人治学、教辅单位保障有力、职能部处优质服务的新格局,依法治校成效正在显现。

优化后的校务工作部包括校办、规划办、国际交流合作处、网络中心、档案室等部门。整合后的党委工作部包括党办、组织与统战部、宣传部、党校办、纪委办/监察室(合署)、工会办。整合后的教学科研工作部包括教务处、科研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图书馆、教学督导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合署)、教学资源管理中心、省工程技术中心。优化后的学生工作部包括学工部(处)、保卫处、学生资助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团委、创新创业学院。人事财务资产工作部则包括人事处、财务与资产管理处。整合后的保障工作部则包括基建办和后勤办。新成立的社会服务工作部则包括社会服务办公室、招生就业处处长、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

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发挥二级学院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调整后的工作部7个,群团组织2个,教学院部12个,产业学院2个。

同时,按照大部制工作机制,优化各级管理岗位人员配置。按需设岗,干部能上能下。实行有德者上、有能者上、有业绩者上和无担当者下、无能力者下、无业绩者下,可上可下,动态遴选任职。在中层干部届中测评和多年德能勤绩考察基础上,一批中青年优秀教师走上了管理岗位,在信息化基础上的行政管理运行机制更加高效。

 

深化主题教育巩固教育成果  抓好疫情防控下的党建工作

7日下午,黄圣诚书记作了题为《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抓好疫情防控下的党建工作》的主题报告,盘点上半年疫情防控下的党建工作,总结经验,提炼成果,明晰得失,部署工作。

黄书记总结了疫情防控下师生众志成城守护校园的举措成效。一月份以来,学校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省委教育工委工作部署,董事会和党政班子周密部署,全面做好防控工作,确保师生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并做好返校开学准备工作。学校立即成立防疫工作领导小组,启动一级响应。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确保疫情防控每项工作、每个层面、每个环节,任务明确,工作对象明确,标准、规范、程序明确,责任明确,无死角、无遗漏、无盲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织密疫情防控网。全校师生服从安排,居家甘做坚守者,社区勇当志愿者,网上自当学习者。这其中,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不少于20人,他们勇敢走在防疫第一线,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在灾难面前的责任与担当,成为街道、社区、村镇最美的风景。全校师生员工无人为确诊、疑似或因接触他人而被隔离进行医学观察人员。

黄书记充分肯定了春季学期的思想建设工作。学校持续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辐射带动,线上线下相结合,抓好政治理论学习,落实党员干部和教职工集中学习制度,重点组织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和“课程思政”专题线上培训。上好疫情防控下的“思政第一课”,黄圣诚书和胡社军校长与学生相聚“云端”。思政课全体教师与全校1万余名学生通过人民网、咪咕视频、人民视频等网站共同在线学习“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学校以思政课改革为抓手,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系统设计4+1门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加强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按照1比200配齐辅导员队伍,党委书记亲自把关辅导员政治关;开展辅导员线上培训班,提升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校长和书记分别为辅导员作专题辅导报告。

黄书记充分肯定了春季学期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本学期,学校积极推进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创新形式抓好疫情期间党建工作,做好疫情防控下的党员帮扶工作。

黄书记强调:接下来,我们要不松懈、不麻痹、不厌战,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继续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确保校园政治安全;做好“三全育人”工作,继续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方案落地;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常态化开展党员学习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发展对象等培训班,继续抓好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

 

第一天的学习会,进一步凝聚了新起航的共识,汇聚了共建的力量,为球赛下注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推动学校发生脱胎换骨崭新变化、顺利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打好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会议号召大家继续弘扬爱校荣校、奉献进取的传统,凝聚爱教乐教、为国育才的精神,沉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文化,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三全育人,积极践行“学用心志,行知诚明”的校训,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国内知名、广东一流的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